俗话说“无酒不成席”
中国酒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
在酒桌上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
所以就有了一条,宁可胃上烂个洞
不叫感情裂条缝的说法
中国人对酒的偏爱
已经达到了一种痴狂
要说哪个省份酒量***好,***能喝?
恐怕喝个天昏地暗
争个头破血流了也没结果
喝酒主力军主要集中在
山东、内蒙、东北、江苏、贵州...
(欢迎大家补充)
山东人说:
白酒一斤半,啤酒随便灌!
内蒙人说:
三两四两不算酒,七两八两还在吼!
东北人说:
东风吹,战鼓擂,今天喝酒怕过谁!
所以说这喝酒也有鄙视链
北方的瞧不起南方的
喝白酒的瞧不起喝啤酒的
能喝一斤的瞧不起能喝半斤的
...
这网上也来了个全国酒量排行榜:山东>内蒙>东北>其他地区(排名不代表本公司立场,不服请后台留言约架)
1、山东 喝酒中的战斗民族
每当说起咱山东人,在脑海中浮现的一定是吃着煎饼卷大葱开挖掘机。
在蓝翔技校深造,再去新东方学烹饪,那人生也可谓圆满;山东人好酒量那可是出了名的!
古有武松三碗不过岗,在景阳冈上醉打猛虎,今有酒桌“三盅全会”;憋说话,老铁,干了这杯酒,咱接着唠!
作为全国酒量排行榜的老大哥,手拿大碗酒,煎饼大葱猪头肉,咬上一口葱,再就上一大口酒,谈笑风生伦古今,面不改色显神气!
这民间更有传闻:东北虎,西北狼,喝酒喝不过山东小绵羊!这话可不是凭空捏造。
《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》中曾有数据表明,35%的山东人可以喝半斤以上白酒,72%的山东人能喝超过三两以上白酒。
曾经,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海斌去山东出差,在山东的酒桌上他表示惊呆了,南方人哪顶得住北方喝酒的架势啊。
回到上海,他专门写了一篇《山东归来不喝酒》,来抒发一下内心恐惧。
开头是这么说的:能活着从山东回来,是一件庆幸的事...(南方人民敢说自己能喝,敢否去山东一战?)
那么,山东人真的很能喝酒吗?能啊!不光能喝,还特别爱喝!
对于山东人来说,一天三顿酒算不上多,早上嘬一口醒醒脑,中午凉菜就馒头,花生配小酒,这都是下酒菜,晚上临睡前再抿一口,睡得才踏实,这叫仪式感。
在我国,几乎每个省份都有当地的酒品牌,在一处酒类产品运输报告中,山东以绝对的优势占领运出量******的位置。
就冲这产酒量,山东人能喝的劲儿全透出来了。
咱山东人喝酒从不乱喝,讲究的是规矩,流在血液里的是感情。
2、内蒙 草原的人民大海的胃
到了内蒙要干嘛?大口吃肉,大口喝酒啊!内蒙人能喝酒那可不是传说!
这个连名字听上去都很凶猛的地方,喝酒能不猛?小伙儿在内地,喝个七八两小白酒觉得自己很能喝啊?那你来内蒙试试!
在这片广阔的草原上,55度以上白酒起码一斤起,有一斤半,两斤的才敢出去比,内地朋友来做客,你们都算小酒量,七八两喝水呢?
在蒙古喝酒还有个规矩,要先跟今天桌上的几个朋友喝一圈。
喝完之后你能说出来他们的名字,就是你认我们这些朋友,我们自己喝一杯;要是你说不出来名字,就是情谊还没到,你自己再喝一杯。
准备好没? 先从你旁边的噶拉仓巴拉丹扎木苏日丹开始,再往下是乌勒吉德勒格列日图愣巴猜…”
3、东北 雪地里喝酒精神抖擞
提到喝酒,怎么能没有东北人?!
东北人豪爽脾气直,喝酒那可是不在话下, 再加上东北天气寒冷,喝酒暖身习以为常,不喝点酒出门,身上都不得劲儿。
东北有句嗑叫“男人不喝酒活着不如狗,喝酒不抽烟活得像太监”。
所以,在东北酒桌上,要么他们把你喝倒,要么,你被他们喝倒,总之,你就别想站着走出这门!
东北街头也流传了这样的顺口溜:“你不喝,我不喝,东北文化谁传播,你不醉,我不醉,马路牙子谁来睡。”
东北人的豪迈可是众所周知,你要是在东北人面前说不喝酒,话都还没说完就被怼回来,“跟谁俩扯犊子呢?不会喝酒,谁信呢?”
东北人喝酒也讲究,也有规矩。
酒桌上入座的宾主、长幼之分不能马虎;多数情况下,位置冲门口是主人或者东家,也就是负责买单的人。
宾客坐满,开始倒酒,一般是白酒打头,主人大杯举起,宾客随主人同量共饮,这叫门前杯。
别人敬酒,或者你敬别人时,碰杯要一口喝完,不然就是瞧不起人;如果你没喝干净,对方就会说:“怎么滴,你搁谁家养鱼呢?”
问题来了,你的朋友圈里谁喝酒***有量?